一、简介
吉林大学生物考古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我国考古学领域首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试点实验室。实验室以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为依托单位,实验室利用考古学、生物学、临床医学、地质学等多学科交叉手段,聚焦和研究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等考古学重大理论基础和前沿问题,是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重点支持和打造的跨院系、跨学科交叉研究实验平台,也是中国考古学相关领域最具学术传统和研究特色的科研机构。实验室在疾病考古学、古代DNA、法医考古学、动植物资源利用与环境适应等优势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中国家养动物的起源与分化”“东北亚地区的农业起源与发展”等重大学术问题提供了扎实的实证研究,并在法医人类学领域产出了众多实践创新成果,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和决策支持。
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室在生物考古研究领域的平台优势和引领作用,促进生物考古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实验室特设立开放研究基金,资助有关科研人员来从事生物考古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根据《吉林大学生物考古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办法(试行)》,制定本指南。
二、主要资助方向
2022年度开放基金将围绕实验室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重点资助研究方向包括:人类骨骼考古、动物考古、分子考古、环境考古等。
三、资助类别
根据资助强度,实验室开放基金分为一般项目、青年项目两类:
一般项目:每个项目资助4-5万元,面向生物考古研究领域内高水平研究学者设立,应对实验室学术方向拓展、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做出重要贡献。
青年项目:每个项目资助2-3万元。面向生物考古研究领域内青年学者设立,有望取得突出研究成果。
项目执行期为2022年11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
四、申请条件
一般项目: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年龄未满45岁;
青年项目: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年龄未满35岁。
每位申请人只能申请一个项目。
五、项目申请与审批
1. 申请人根据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填写《吉林大学生物考古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书》,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于2022年10月10日前提交申请书电子版。受疫情影响,本年度申请课题无须邮寄纸质版申请书,将封面页、参加人员签名页、加盖公章和申请人签名页即可。
2. 按照“公平公正、择优支持”的原则,实验室将组织有关专家对申请书进行评审,结果将于2022年10月底之前公布并通知申请者。
3. 获得资助的申请者应根据评审意见及时填写课题任务书和合同书,由实验室主任复核后方正式列为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
4. 获得资助的申请者自动成为实验室客座研究人员至项目结项。
六、开放基金项目成果与署名
1. 开放基金课题取得的有关论文、专著、成果评议鉴定资料等,均应标注“吉林大学生物考古实验室”(英文为“Bioarchaeology Laboratory, Jilin University”)以及资助项目编号并位列前二,且应将本实验室作为第一或第二完成单位,未标注署名(或标注不规范)的成果,不得作为本课题的成果。
2. 一般项目获得者发表SCI/SSCI/A&HCI收录论文不少于1篇,青年项目获得者发表核心论文不少于1篇,并且论文署名中有实验室的合作者。
3. 鼓励申请者及单位匹配资金。
4. 开放基金课题负责人应按照课题任务书和合同书的要求,按期向实验室提交结题报告和研究成果。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杨老师
地 址: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前进大街3003号
邮 箱:qingshu@jlu.edu.cn
吉林大学生物考古实验室
2022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