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团队 > 正文

科研团队

动物考古学

发布日期:2022-09-06 点击量:

动物考古学(Zooarchaeology)是生物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通过动物考古学的研究可以解决诸多重要的考古学问题,如古代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业模式、人与动物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等。

动物考古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鉴定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的种属、性别以及死亡年龄等基础信息;二是研究古代人类的动物资源利用策略和规模;三是确认遗址中动物群的性质,即遗址中的动物种属是否为人类所驯化。一个庞大而全面的标本及数据库,对于实现以上目标至关重要。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类似稳定同位素分析和古DNA分析等方法,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动物考古研究中,以解决动物种属鉴定、食性分析、家养动物起源及迁移路线、家养动物与野生动物的区分、动物的种群遗传结构等诸多困扰传统动物考古学者的问题。

动物考古学对我国野生动物驯化和家畜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动物考古学者的研究,我国的家畜起源与驯化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以家猪和家犬为代表的本土驯化模式;二是以马、牛、羊为代表的交流模式。我国最早家畜驯化证据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的家犬。